北京 「切换」
用户访问3481191 平台律师:181 总用户数量 :118215 今日访客:1729 本月访客:60190
债权转让后需要注意哪些常见的管辖问题?
来源:普律法律咨询
发布时间:2022-03-01 13:45:12
376

债权转让,是在不改变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前提下,合同权利方将其依据合同享有的债权通过协议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债权转让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债权转让后因实现债权引发的纠纷也时常发生。


那么债权转让后,原合同的管辖约定对受让方是否有效?


未约定管辖条款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法律关系定案由并据此确定管辖


债权转让通常涉及两个主要法律关系,一是债权受让人与原债权人之间的债权转让合同关系;二是原基础合同关系,即债权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向原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时依据的基础合同关系。


司法实践中,经常会有将两类合同纠纷的管辖适用混淆的情况。首先,管辖问题应根据纠纷产生的合同关系来决定,此时案由的确定至关重要,明确案由即明确了本案的法律关系,即原告是依据哪个合同来主张权利。如果债权受让人与转让人之间因债权转让合同产生纠纷,案由应当确定为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如果债权受让人基于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原合同主张权利,即债权受让人与债务人因原合同的履行产生纠纷,则应按原合同类型确定案由和管辖。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第五百四十八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原合同管辖条款约定由一方当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如“债权人住所地”、“甲方住所地”,住所地的认定要以签订协议时为准。债权转让的,除转让时受让人不知情或另有约定且原合同相对人同意外,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对合同受让人有效。因此,即使债权转让,仍应以原合同签订时一方当事人的住所地为准,而非受让人起诉时的住所地。

本案中,现债权人锦绣公司不能以其是现债权人,径直向其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而应以签订合同时的债权人元贞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



“合同履行地”作为管辖依据提起诉讼的


“合同履行地”仍以原债权人住所地为准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立案审判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一)》规定,原合同没有约定管辖,债权转让后发生争议时,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按照民事诉讼法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应以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此时的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应为原债权人的住所地。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发生债权转让时,若原债权人、债权受让人、债务人在重新达成协议时,存在合法有效管辖约定的,相关纠纷按约定管辖处理。

若重新达成的协议中未约定管辖或约定管辖条款无效,此时基础合同关系的管辖仍然需要按照原合同内容来确定,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的按照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本案中,《三方协议》约定发生争议由锦绣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故锦绣公司提起买卖合同纠纷之诉时应按照协议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快递单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