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
用户访问3481201 平台律师:181 总用户数量 :118215 今日访客:1739 本月访客:60200
遗产分割前继承人对遗产是共同共有吗
来源:普律法律咨询
发布时间:2022-02-11 13:22:59
276

《律友咨询》

遗产分割前继承人对遗产是共同共有吗


《律师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继承遗产的是等于分得遗产,如果是法定继承的一般由继承人平均分配,如果是遗嘱继承的,按遗嘱规定分配。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因此,在继承开始后,存在数个继承人且遗产未分割的,每个继承人均被推定为遗产的共同共有人,对遗产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然而,法律拟制的这种共同共有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在遗产分割前的共同共有关系中,共有人的人数实际上是不确定的。因为法律规定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


《律师深入分析》

遗产分割的方式,是指继承人取得遗产应继份的方法。具体遗产分割的方式有哪些呢?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办法处理。”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 2 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 4 种继承方式中,遗嘱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婚姻法》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格的。


快递单号查询